舞蹈構成的三個層次分別為:
- 運動適能
- 身體習慣培養及視覺呈現確定
- 情緒及意境傳達
各層次皆有各自的專業領域,在此只淺談各層面,若要深入某一層面了解,請挑選合適的老師學習,當然這個架構能幫助您判斷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以及老師的授課重點。
運動適能
在這層面主要學習的核心為-身體的韌性。
運動適能就是大家一般認知的肌力、肌耐力、爆發力、心肺等等,俗稱為身體素質。雖然舞蹈老師有時會有自己的一套方式,但在這方面受過訓練的健身教練及運動員訓練相關的職業工作者,不僅會更有效率且知識系統會更為完整,甚至會包含到飲食、身體保養等等領域,這些是一般舞蹈老師不會談論到的領域,運動適能的培養是非常專業的領域,訓練的指導員不見得會了解舞蹈對運動適能的需求為何,必須靠溝通讓指導員的知識及能力幫助到自身。
身體習慣培養及視覺呈現確定
在這層面主要學習的核心為-合理的身體習慣。
在運動的應用面,以身體應用方式合不合理來作為區分依據,合理的習慣可以延長身體使用的壽命,不合理的習慣會受傷甚至造成隱疾,動作是否合理的判別能力是建立在運動相關的知識及經驗上,無論是風格的動作養成抑或是主流的動作培養,都應該建立在合理使用身體的前提之上,有了合理的前提,則專注在動作的熟練度及品質的反覆練習,合理的意思也包含著身體應用的技巧、動作接續動作的借力方式及協調,在不同的舞蹈中,甚至不同的舞蹈老師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在這個層面的舞蹈課程中,練習內容須注意三個原則:
1.動作是否合理
2.身體習慣培養
3.身體適能的層面是否已滿足
然而各個種類舞蹈的元素不盡相同,用來辨別單一動作歸類為何種舞蹈,取決於視覺呈現確定,當然每個種類的舞蹈中,舞蹈元素也有主流及非主流之分,學習哪種應依據自身的自由意志決定,但大部分的人都會被環境左右,因為舞蹈是文化呈現的一部份,而文化的形成就是由一群人長期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思想和行為,勢必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自身的舞蹈呈現也一定會受到老師的影響,如何達成自己理想的舞蹈方式,就是依據自身的喜好選擇老師及環境,當然進入一個環境考慮的因素沒那麼單純,但其餘因素不在討論範圍內。
身體習慣培養及視覺呈現確定會放在同一層次的原因是因為這兩者的關係密不可分,在學習的過程中最理想的狀況就是3+1原則來挑選動作,
- +1原則: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這個動作
而喜歡的判斷原則有兩項:
- 動作呈現的畫面(對他人)
- 動作在呈現過程中身體的舒適感(對自身)
同時達成四個條件的動作就可以固定在自身的舞蹈動作系統之中。
動作的挑選、動作與動作間的連貫以及舞蹈動作的整體呈現,在舞蹈教室內有很多不同的處理方式,這部分跟"舞蹈的方式"有關係,各個舞蹈教室和舞蹈老師都會有不同的方法,因此不評論舞蹈方式的優劣,請大家自行嘗試及選擇。
情緒及意境傳達
在這層面主要學習的核心為-傳遞音樂的情緒及意象。
在前述的兩個呈面皆到達一定程度後,才有機會到達這個層次,在這邊我們會將前面兩個層次稱為"舞蹈動作",透過身體傳遞音樂的情緒及意象後的呈現-舞蹈,舞蹈動作確定且熟練到一定程度後,可以開始嘗試詮釋音樂,若挑選較容易控制"舞蹈動作"可以較快感受到這個層次的練習內容,若挑選難度高的"舞蹈動作"-運動適能要求較高,或是身體習慣培養耗時較長的動作,則反之。這部分注重在整段舞蹈的整體呈現,根據舞蹈用途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練習方式。
其中,舞蹈競賽是目前街舞圈較關注的項目,在時下,舞蹈的好壞並沒有一個真正客觀的評斷標準,部分由下而上評斷、部分由上而下,也有綜觀從側面評斷,甚至有不再架構範圍內的評斷方式,但只要在各個層面做到相對於對手的水準之上便可克服大部分的爭議,剩下的爭議仍可克服,但因為不在舞者本質的範圍內所以不討論。